#1
|
|||
|
|||
藏.net
藏.net
域名 domain name :藏.net(xn--c41A.net) 語言 Language :簡體中文,Simplified Chinese;繁體中文,Taiwan Chinese;日文,Japan 說明 description :藏 西藏的簡稱。西藏自治區,簡稱藏,首府拉薩市,總計:地級市1 地區6 市轄區1 縣級市1 縣71 面積120萬多平方千米 ,人口262萬 西藏介紹 西藏藏族自治區,簡稱藏。位于中國的西南邊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積122.84萬平方公裏,約占中國總面積的八分之一,僅次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北最寬約1000公裏,東西最長達2000公裏,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它北鄰新疆,東北緊靠青海,東西接連四川,東南界雲南,南邊和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國接壤。國境線長達3842公裏,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西藏不僅有世界屋脊奇異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別具一格的社會人文景觀,僅寺廟在曆史上最盛時就有2700多座,還有不少宮殿、園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等。 藏族的主食和飲料主要是糌粑、肉食、奶制品、酥油茶和青稞酒。糌粑是藏族特有的一種主食,系用青稞炒熟後磨成細粉。食用方式,主要是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團吃,也可調以鹽茶、酸奶或青稞酒。 拉薩地區旅遊景點-拉薩市 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是一座具有1300年曆史的古城,位于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海拔3650多米。拉薩市轄七縣一區。全市總面積近3萬平方公裏,市區面積523平方公裏。全市總人口近37.3萬,其中市區人口近13萬,有藏、漢、回等31個民族,藏族人口占87%(2003年)。 藏王松贊幹布時,除興建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外,在拉薩及其周圍還營造了不少神廟和宮堡。例如北郊帕奔崗九層宮堡,這是吐蕃名臣吞米·桑布紮創制藏文和松贊王學習藏文的所在;松贊王有三個藏族妃子,每位妃子都修建了一個神廟,芒薩赤尊妃的神廟建在東郊紮耶巴山谷;象雄妃的神廟建在大昭寺北的梯布廓水泉附近;木雅妃的神廟建在鐵山(藥王山)東麓,即保留至今的帕拉魯甫洞窟廟。圍繞大、小昭寺還修了法王宮、怙主廟、兵營、官邸、民宅、商店等。沿吉曲拉薩河修築了壩堤,防止洪水泛濫。大昭寺與小昭寺之間,出現了出售綢緞,毛皮的市場。據說大昭寺周圍,已經有了轉經路。松贊幹布王制定法律,劃分行政區域,分封官職,力主對外交流,贊普屬下設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鹽商;六匠指噶龍鐵匠、噶如鞍匠、弓匠、劍匠、铠甲匠、神塑匠等。商業和手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拉薩城的興盛有著明顯的作用。 松贊幹布王和文成公主、尼泊爾公主相繼去世後,拉薩城市建設並無太多的發展。第四代藏王都松芒波傑(公元676--740)時期,從祖國內地引進了茶葉和瓷器,因爲藏人酷愛飲茶,茶葉在拉薩市場上逐漸占了重要地位;都松芒波傑死,其子赤德祖贊(公元704--754)繼位,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這是唐蕃友好史上又一盛事。金城公主將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像,迎請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養祭祀儀軌,在紅山和藥王山之間修造了稱爲"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形成進入拉薩的大門。 拉薩早先不叫拉薩,而叫吉雪沃塘,大昭寺建成後,爲紀念山羊馱土建寺的殊勝之舉,寺廟取名山羊幻化廟,城市也改名爲"惹薩",意爲"羊土城"。自從金城公主將小昭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移供大昭寺主神殿,這尊佛像很快成爲整個雪域藏人信仰的中心,朝拜供奉者絡繹不絕。緣于這尊至神至聖的佛像,"惹薩"又改名爲"拉薩",意爲"神佛之地"。 拉薩全年日照時間約3000小時,比鄰省四川省省會成都市多1800小時,比中國最大的東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時,在全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譽。拉薩年降雨量約500毫升,集中在7、8、9三個月,夏秋雨季是拉薩最美好舒適的季節,雨水多在夜間降落,形成了"拉薩夜雨"的獨特氣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臨,好雨淅淅瀝瀝從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熱塵埃,使林園街市一片光潔。 拉薩的空氣非常清潔,在拉薩城內,仿佛人們的視界遠了很多,呼吸的空氣特別純淨,走在大街上,可以幾天不用擦皮鞋。 林芝到拉薩沿途風光很好,與您通常所想像的西藏有很大的不同,其風格與內地的江南有某種類似,所以有人將其稱爲西藏的江南,在沿途您可以看到,由于內地沿海一帶很多地方政府進行對口支援,如廣東、深圳、福建等,他們支援的項目也很多,從公路、村莊、學校景區、景點、建築,甚至公園等無所不留下他們的影子,所以現在林芝的名所越來越大了,很多到西藏旅遊的人,都要到林芝去看一看。 同時,林芝的旅遊也很發達,除了常規的一些景點外,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人們最向往的了,雖然由于高山及道路的原因很少有人能夠前往,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它的向往。 另外,到西藏旅遊,先去林芝還有另外一個理由:林芝地區是西藏海撥最低的一個地區,平均海撥僅爲3100米左右,與藏北、西、南相比,其海撥是最低的了,對于那些對高海撥恐懼的人來說,先到林芝適應一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節 日 盛 會 藏傳佛教在中國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成爲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節日 由于受其深刻影響,而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純粹的宗教節日。也許是自然 環境太過嚴酷,也許是各種勞務甚爲繁重,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渴望能夠改變自身 的命運,祈盼上蒼能夠垂愛于他們,神佛能夠保護他們。節日,恰恰給了人們向上蒼、向神佛、向大自然一種表達的機會和場合。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人們在娛神的同時得到自 娛。 藏 傳 佛 教 是中國佛教的一支。公元七世紀,佛教先後從中國的中原地區和尼泊爾傳入當時的吐蕃, 先是在王公貴族中間流行,後來逐漸推廣到民間。 藏 刀 藏語“番直”。藏刀種類繁多,男女有別,長短不異,寬窄不等,用質、裝璜、式樣不同;其用途也就不一樣了。裝飾刀要講究用質昂貴、裝璜精制、做工精細、美觀大方;做生産工具或禦敵拒獸自衛武器的要講究適用。但男女刀有嚴格的區別,若男刀女佩或女刀男帶會鬧出笑話的。 酥 油 茶 在西藏,家家都離不開酥油茶。酥油茶是每個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 天 葬 人死後,把屍體卷曲起來,把頭屈于膝部,如同母體中成形的胎兒,並用白色藏布 包裹,擇吉日由背屍人將屍體背往天葬台,期間,直接親屬不能跟隨。天葬師點燃“桑” 煙,引來鷹鹫,接著用長刀去其肌肉,先從背部開刀,逐漸分解,將肉割碎、將骨砸碎, 混以糌粑(青稞面)抛灑給鷹鹫,老鷹吃得一點不剩,被認爲死者生前無大的罪孽,否 則死者的家屬還須請僧人爲他念經超度。在藏族人的眼裏,鷹是神鳥,是空行母的化身, 屍體被鷹鹫吃了以後,死者靈魂可以升往天界。藏族人民受佛教思想的影響,認爲靈魂 不滅,肉體只是軀殼,與其讓肉體自然消亡,不如布施給另外一種生命,從而使靈魂得 以解脫,這種葬禮方式充分體現了藏族人民的偉大奉獻精神。 面 具 藏語稱爲“巴”,是藏戲藝術獨有的面部化裝手段。早在吐蕃時期,苯教文化的祭禮儀式中所表演的士風舞、擬獸舞等百技雜藝,就采用了面具化裝手段。後來由于宗教發展,高僧蓮花生根據佛祖釋迎牟尼關于佛教密宗四部學說中的愈加瑜伽部、無上瑜伽部裏金剛舞一節(另兩部爲:事部、行部),組織跳神法會。于是,土風舞便與金剛舞相結合,産生了跳神舞時所戴的面具。 服飾 藏族在長期的勞動生産當中,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禮教,生活習俗,同時也形成了藏族風格獨立的服飾.藏族人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 注冊商 Registrar :ENOM.COM 價格 price :US$30美圓 Paypal交易,Free P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