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
||||
Mint創辦人談品牌塑造:取個簡單的名字
本周在邁阿密舉辦的網路應用未來(Future of Web Apps)研討會上,會有許多年輕創業家與開發者熱情地展示自家新創公司的名稱。個人理財網站Mint.com的創辦人Aaron Patzer給他們的建議是:改個簡單易記的名字或許會更好。
Patzer說:「挑個有意義的名稱,即使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很難買到,也比牽就網域名的可得性好,否則可能扼殺了口耳相傳。」他將在FOWA研討會上發表專題演說,談論「如何把你的新創公司帶往另一個層次」。 他指出,口碑很重要,特別是對Mint這樣的產品而言,因為它並不是社群網站,因此無法寄望於使用者的口碑行銷。 去年Patzer以1.7億美元的價格,把Mint.com賣給Intuit,雖然交易金額比起Facebook、Twitter或甚至社群遊戲公司而言,仍算小咖( Playfish以2.75億美元賣給Electronic Arts ),但在眾人的印象中,Mint也算是Web 2.0很成功的個案之一。 Mint用新技術解決老問題–與個人理財服務有關的疑難雜症–而且表現優異得讓對手Intuit忍不住想把它買下來,並且打算關閉與Mint競爭的Quicken Online服務。 如今,Mint的技術正逐漸影響許多Quicken產品,不過在名稱方面Quicken仍是美國消費者心目中辨識率高、備受信賴的品牌。Patzer說,Quicken的辨識率高達85%,相較下, Mint的品牌辨識率大約在7%左右。 在 Mint出售的一年前左右,Patzer也曾在WebbyConnect會議上用幻燈片展示Mint的公司名稱與企業標誌,同台較勁的還包括許多取個 Wesabe、Geezeo這類名稱的新創公司。但 Mint的產品立刻取得優勢,因為名字很突出–簡單、容易拼、含有「生財」和「清新」的含意。 Patzer指出,其實「Mint」是他公司原始名稱「財務智商」(Money Intelligence)的濃縮名稱。他先前曾自掏腰包,付了3,000美元買下網域名mymint.com,但後來籌到創業資金後,開始尋求買下Mint.com網域名。 Mint.com早已被一個投資銀行家買下,他多年來經營一支稱為Mint Investments的基金,原本不願意讓售Mint.com這個網域名,但Patzer委託創業投資金主代為遊說,最後以邀他入股Mint的條件說服他割愛,而這筆股權投資讓銀行家獲利十倍。 Patzer說:「這項談判長達三個月,是我這一生經歷露最棘手的談判之一…品牌塑造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唐慧文譯) 來源: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144309,00.htm Patzer說:「挑個有意義的名稱,即使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很難買到,也比牽就網域名的可得性好,否則可能扼殺了口耳相傳。」 |
#5
|
|||
|
|||
好幾年前我曾註了幾個 "創意型" 的品牌式域名,
包括這個 Creatii.com 當初註它的原因之一是 它看來短短酷酷的 (另一原因是自己喜歡的 Creati.com 已經被人註冊. ) 續費了幾年後, 因為用不到, 於是把它給放掉了. 前年某日心血來潮 google 它看看, 赫然有 兩百萬+ 搜尋結果, 查之才發現 creatii 原來是 羅馬尼亞文的單字 (等於英文的 creative 或 create? ) 但我記得幾年前要將之放水流前, google 它只有二,三十萬個結果 ~ 兩三年間 網頁數量漲了十倍 也許那時 羅馬尼亞 的網際網路還不是很普及 ? .
__________________
. |